1958年正月初五,夜漏未尽,钟鸣一点。若按干支纪年,此日属戊戌年甲寅月丙午日,时辰定格于己丑。天干戊土压阵,地支戌狗伏藏,寅木生午火,丙火坐刃,地气升腾间藏着微妙冲突。旧时乡野常说,破五迎财神,偏偏这日时辰落在丑时——牛耕地的时辰,倒与戊戌年的土气相合。可火旺土焦,又逢寅午半合火局,老一辈的堪舆师或许会嘀咕:这日子看似热闹,暗里烧得慌。
若拆解四柱,丙火日元生于寅月,本得长生。偏偏年柱戊戌厚土晦光,时辰己丑再来湿泥覆火,倒像盏被厚布蒙住的油灯。按子平术的说法,这叫"火土混杂",主事多反复。那年头讲究破除旧习,可这生辰的五行配置,偏生带着旧时代的滞重。有意思的是,月令甲寅透出偏印,倒合了某些玄学派别"偏印主变革"的说法,只是这变革来得是吉是凶,怕要看流年如何引动了。
节气方面,立春未至,仍属残冬。北地冰封未解,南国已有早梅吐蕊。阴阳家的《月令七十二候》记载,此时"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",可1958年的正月寒潮格外凌厉。农谚说"未过破五都是年",但这年的破五恰逢火土交战,民间那些祭财神、送穷鬼的习俗,倒像是给燥热的命局泼了盆冷水。有本《协纪辨方书》提过,丑时宜静不宜动,偏生这日干支带着驿马星的暗示——丙午日坐刃带马,怕是要应个"静中藏动"的象。
翻检《梅花易数》,若以时间起卦,得地火明夷之卦。离下坤上,日落地下,光明受损。卦辞说"利艰贞",分明是韬光养晦的警示。可这卦的变爻在初九,爻辞更狠:"明夷于飞,垂其翼"。像极了大寒节气里折翅的候鸟,想飞却飞不起来。那年头讲究"破除迷信",可这些古老的卦象,倒像提前写好的注脚。
再看星象分野。丑时斗柄指寅,二十八宿中的危宿当值。危宿主刀兵灾异,偏偏流年遇五黄入中宫。紫白飞星派最忌这个,说是"五黄煞动,百事不宜"。不过星命家的说法总留有余地——若宅向合度,或许能化煞为权。就像老话说的"煞旺不如身强",这生辰的火土之势,倒真带着几分以毒攻毒的狠劲。
灶王爷前几日刚上天述职,人间烟火还没散尽。供桌撤了,香灰还积在铜炉里。谁家守岁剩下的红蜡烛,泪痕叠了半尺高。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,惊醒了檐角蹲着的石兽。东方既白,丑时将尽,新贴的窗花被曙色染成暗红。戊戌年的第一缕阳光爬过屋脊,照在写满春联的桃符上,那朱砂写的"除旧布新"四个字,颜色鲜艳得刺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