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支纪年中,癸酉属阴水与阴金相合,五行中金生水,暗藏流动与收敛的张力。八月初七,时值仲秋,暑气渐褪,凉意初生。这一日,月相为渐盈的上弦,光晖未满却蓄势待发。巳时为隅中,日头高悬,阳气达至顶峰前的一瞬。古人观天象,常以此时辨吉凶——万物舒展却未至极致,恰似弓弦将满未满。
旧时乡野流传,此日此时诞者多具双重秉性。金水相生者,思绪如溪流蜿蜒,遇阻则转,遇阔则漫。有位老塾师曾言,他教过的癸酉年生学子,凡八月初七巳时降世者,幼时顽劣如脱兔,及冠后反成静水深流之辈。这倒应了《协纪辨方书》中“金水涵育,先躁后澈”的断语。
择日术中,此日宜结盟、启智。某部残卷记载,前朝某书院择此日开蒙,二十年后竟出三甲进士七人。巳时焚香开笔的仪式,在江南某些世家仍存遗风。铜炉青烟起时,孩童以朱砂点额,取“金乌照顶,灵窍顿开”之意。
农耕者却另有计较。八月初七若逢晴,必抢收早稻。农谚道:“七月初七看云脚,八月初七看谷箩。”巳时日光最利晾晒,新割的稻谷铺满晒场,主妇们用竹耙翻出波浪纹,说是防霉的土法子。偶有乌鸦盘旋,老农便往东南角撒把秕谷——鸟雀啄食时,稻堆反而少遭祸害。
茶肆里的说书人爱讲这日的奇事。某年商队辰时出发遇劫,改道巳时启程竟畅通无阻;某地古井每逢此日巳时水位骤降,乡民投石测深,回声竟似钟鸣。这些传闻真伪难辨,倒成了酒酣耳热时的谈资。
星象家关注的是角宿与亢宿的位置。角宿主文运,亢宿司武事,双星并耀于东南天际。某位隐士在《观星录》里批注:若此日巳时角宿先现,当年科举多出寒门贵子;亢宿若明,边关或有捷报。可惜战乱后典籍散佚,这说法已无从验证。
黄昏将至,打更人敲着梆子走过石板路。炊烟从青瓦间升起,混着新米香。几个孩童蹲在檐下,用草茎摆弄着干支图,争论酉年属鸡还是属凤。西边天际最后一缕霞光里,不知谁家晾的蓝布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像极了古画里褪色的旗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