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钱摇卦时总有人念叨世应的定位口诀。那些押韵的句子像某种密码,把六亲、爻位、卦宫串联成链条。可这些歌诀究竟有没有实际价值?翻遍《火珠林》《预测正宗》,世应的用法讲得透,却找不到完整成体系的歌诀。倒是民间手抄本里藏着各种版本的顺口溜,三句五句拼凑起来,像补丁摞补丁的旧衣裳。
有个老卦师说过,世应本是卦眼。世爻定人事,应爻看外因。乾宫一世卦在初爻,离宫游魂卦在四爻——这些规律硬背下来确实费劲。编成“天风垢世初爻走,火山旅卦四爻守”之类的句子,倒像给记忆装了个把手。可问题来了:六十四卦的世爻位置各不相同,背全了得多少口诀?见过有人把卦宫分八组,每组配七言诗,念起来比《百家姓》还拗口。
实际断卦时更看重活用。某次见人占病,得地泽临卦。按口诀“坤宫二世卦”,世爻在二爻。可卦主反馈病症在头部,二爻对应腹部明显不符。老师傅直接看五爻亥水发动,说这是世爻错位,要按变卦重定世应。这时候歌诀反而成了绊脚石。说到底,世应定位不过是入门砖,真要在卦里游走,还得靠纳甲、飞伏这些活手段。
不过歌诀也有生存空间。北方某地支派传人曾演示过“世应速查掌诀”,左手掐卦宫,右手点爻位,配合十二地支歌,半盏茶功夫就能定位。这种身体记忆法倒比书面口诀实用。可惜门派规矩严,具体内容不让外传。现在网上的世应歌诀大多是后人拼凑,把《周易启蒙》里的世爻规律硬押成打油诗,用着用着就露馅。
有本明代残卷记载过更玄乎的。说世应定位要配合二十八宿,每个卦宫对应星宿位置,编成七言星象歌。这路子现在早没人用了。上次在旧书市翻到民国抄本,满篇都是“角宿当值世在五,奎星照应看西东”这种天书。拿给玩天文的朋友看,人家直摇头说星图根本对不上。
说到底,记世应不如懂原理。京房创造的八宫卦系统里,每宫从本宫卦开始,一世卦变初爻,五世卦变五爻,游魂卦退回四爻,归魂卦停在第三爻。这套递变规律像爬楼梯,上上下下自有章法。死记硬背歌诀反而模糊了卦气流转的本质。见过年轻人用手机查世应位置,这倒比背口诀实在——可卦师们总说,离了罗盘和口诀,卦就少了灵性。
黄昏的卦摊前,老师傅收起铜钱时总会哼两句自编的世应调。沙哑的嗓音混着街边的车马声,那些含混的句子倒真把乾坎艮震都串成了线。问他是哪派的歌诀,老头眯眼笑:“哪有什么派,用得顺手就是好诀。”卦桌上的香灰积了半寸厚,或许比任何口诀都记得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