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梅花易数、六爻纳甲与奇门遁甲揉在一起用,这事儿靠谱吗?有人觉得全是江湖把戏,也有人悄悄试过。三种体系根源不同,梅花重象数,六爻看爻变,奇门玩时空盘局。硬凑一块儿容易打架,但换个角度——要是互补短板呢?
先看梅花。随手抓个数就能起卦,讲究外应触发。路边麻雀叫一声,茶杯裂道纹,都能塞进卦里解。灵活是真灵活,但随机性强得像没拴绳的野马。六爻规矩多,装卦排六亲世应,爻动变卦看生克。框架硬,解起来反而稳当。奇门更复杂,八门九星天盘地盘,时辰方位定吉凶。精细是真精细,门槛高得吓跑一堆人。
有个老案例。某年夏至前,有人问远行。梅花起得离卦,外应见人折柳。按象数直断水路受阻。六爻摇出巽变坎,兄弟爻动克世。奇门盘里伤门临坎宫,天蓬星捣乱。三套系统全指向水患,结果真遇暴雨冲桥。你看,信息重叠时能相互印证,但要是各说各话呢?
实战里混着用的人,往往先抓主脉络。梅花打头阵,抓个大概方向。六爻补细节,看具体人物关系。奇门定时空方位,选日子挑位置。这么干有个麻烦——三套术语体系互相打架。六爻的官鬼到了奇门变成值符,梅花的体用到了六爻成了世应。没几十年功夫,脑子得乱成浆糊。
古籍里找不着明确说法。《黄金策》不提奇门,《遁甲演义》懒得说梅花。倒是民间手抄本里偶见混合用法,写着“遇急事可参看值使门”。有个说法挺有意思:梅花是眼,六爻是手,奇门是腿。各自能干各自的,凑成个人样。但真用起来,眼手腿各管各的,走道不得摔跟头?
也有取巧的路子。比如测天气,梅花看卦象阴阳,六爻盯父母爻动静,奇门查天辅星状态。三样都指向下雨,把握就大些。要是两样说雨一样说晴,干脆不断——这倒符合古人“三占从二”的老规矩。不过现在人急,哪等得及三次起卦。
说到底,能不能成得看用的人。三种工具就像三把刀,有人拿来切菜剁肉雕花全不误,有人比划两下先割了手。体系融合这事儿,从来不是加减法。得拆了榫头重开卯眼,说不定能拼出新玩意儿。但谁肯花这功夫?江湖饭易吃,真功夫难练。嘴上说综合应用的多,实际使出来的少。
哪天要真见着高人把三家玩转了,准是白发老头蹲在破茶馆里。端着缺口的盖碗,眼皮都不抬:“哪有什么综合应用?无非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”这话听着玄,细想又实在。工具再多,不如心眼透亮。风卷残云散了,天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