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应两个字扔出来,多数人立刻想到铜钱摇卦后盯着卦盘发愣。其实这问题早被古人嚼烂了。京房留下的纳甲体系里,世爻应爻的位置压根不是随机摆的,全看卦宫变化。但要说有没有人质疑过?当然有。明朝那会儿就有术士争论:世应到底是根据卦宫定,还是看爻位变?吵到后来,发现《火珠林》里早写了规则——世应的位置跟着卦宫游走,压根不用猜。
举个实在例子。乾宫八个卦,从本宫卦开始数,一世卦世爻在初,二世卦世爻在二…游魂卦世爻退到四,归魂直接卡在三。这套路就像爬楼梯,上到顶再退两步。应爻更简单,永远隔着三位和世爻打照面。要是世在五爻,应就在二爻;世在四爻,应就在初爻。这法子用了千八百年,你说成不成立?
不过有人偏要抬杠:卦要是变错了怎么办?比如起卦时手抖,铜钱立起来算不算?这时候世应还准吗?其实古人早料到这手——装卦时先看本卦属哪宫,世应位置就钉死了,和变卦没关系。变爻只影响用神,动摇不了世应根基。说白了,装卦第一步就得把世应焊死在固定爻位,后续分析才有支点。
见过老师傅教徒弟吗?拿个坤宫卦比划:你看这地泽临卦,兑下坤上,四爻动就是游魂。世爻在四,应爻在一。手指头戳着卦图,唾沫星子飞老远。年轻人要是记混了卦宫顺序,当场挨戒尺。背不下来八宫卦序表,趁早改行卖炊饼。
有没有例外呢?当然有。遇着八纯卦,世爻都在六爻,应爻蹲三爻。这规矩铁打不动。可要是占卦人问的事和应爻八竿子打不着,这时候还死盯着应爻不放?老江湖会笑你死脑筋。世为主应为宾,主次分明,但具体断事还得看用神。世应就是个坐标轴,把卦象撑起来而已。
现在人用手机排盘,啪嗒点两下连卦宫都不用背。但真碰上bug排错世应,十个有九个看不出来。去年见个案例,离宫卦硬被安到震宫,世爻位置全错。求卦者问姻缘,解卦的说应爻受克婚事难成,其实人家下月就领证。所以说啊,机器靠不住,老法子得攥紧了。
黄昏时路过卦摊,听见穿布衫的老头嘟囔:世应定不准,不如回家种红薯。这话糙理不糙。铜钱叮当响的功夫,早把天地人三才框在六个爻里。世爻是问卦人的命根子,应爻是对面那档子事。两根钉子扎进卦盘,后头吉凶祸福才有地方挂。
哪天要是见人拿着卦图找世应,先看他手指头往哪戳。要是在初爻到六爻来回乱点,趁早转身走人。真本事的,扫一眼卦象就摸准世应位置,连罗盘都不用掏。这东西说穿了就是背熟八宫变化表,跟背乘法口诀似的。但口诀背死了没用,得化成骨头里的本能。
夜深了,茶馆里说卦的还在比划。茶碗磕在木桌上,震得卦签乱跳。世应在哪?在茶汤倒影里,在铜钱绿锈里,在千年不烂的卦宫歌诀里。定不准?再定一次就是了。